首页 > 科技评审 > 科学研究

突破证候密码发展现代化中医

传承创新发展新时代的中医药,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是当前发掘中医药这一中华民族瑰宝的时代使命。锚定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如何破局是眼下各方关注的焦点。一大批中医药人正致力于总结中医药理论和诊疗规律,加强科技攻关,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学术成果重新发现、发掘中医药,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

“抓住中医药这一原创理论的根本和临床诊疗的核心,才能实现关键突破。”什么是这个“根本”和“核心”,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良认为,“证候”是撬动和激活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的关键。

2023年3月,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广州获批建设,成为中医类别的首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证候为何如此关键,证候研究将会为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和科技创新贡献怎样的成果?

理论与临床的交汇点

“中医药临床的一大特点就是辨证论治,‘证’就是辨证论治理论的核心,抓住了‘证候’就是抓住了中医药原创理论的根本。”早在2000年,刘良作为主要完成人进行的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就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关注中医证候,不仅是临床医生观察患者症、舌、脉、形、色、神症状表现,判断疾病过程中不同阶段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等的依据,同时也是中医药科研工作者一直关注的焦点。然而证候本身具有多变、模糊、复杂、隐匿等特点,这些特点不仅困扰着临床医生,同时也对中医药科研和现代化阐释带来了困扰。多年来,有关证候的研究和阐发不胜枚举,然而真正能够将证候解释清楚、得到公认和推广的定论似乎仍未完全形成。

“我们要打造从现象到数据到事实到规律的科学通道,我们也要建立中医药原创理论科学研究新的范式,希望能够形成中医诊疗新的方案和新的指南,还要提出来新的理论,底层创新的技术和创新的方法。”2023年3月,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成立,刘良有了新的身份,成为实验室主任。实验室的成立,无疑意味着中医证候研究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两年前,同样是3月,也同样在广州,我国首个中医类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医证候相关科研平台建设中迈出了第一步。实验室聚焦中医湿证理论内涵与源流、发病机制与规律、早期预警与干预、临床转化与治疗四个方向开展研究,推动我国湿证研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自实验室成立以来,通过研究人员的潜心研究,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和奖励,包括高水平论文、授权专利、立项标准、软件著作权等,荣获科技部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交叉创新团队和传承创新团队称号。实验室许多研究成果已运用到临床和实际操作中,如中医临床结局评价研究团队牵头制定的《中医湿证评估量表》、中医证候研究团队牵头制定的《湿证诊断标准》等,为实现对患者湿证症状的早期识别和预警提供共性诊断标准和判断工具。

中医证候科研的不断突破,源于临床和理论的双重需求,同样也将服务于中医药临床和理论创新阐释。刘良表示,实验室将打造成中医临床应用基础与技术开发国家高端平台,围绕高质量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目标,聚焦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和中药复方治疗,在证候及证候治疗原理方面取得突破,促进中医药辨证论治理论的发展与应用。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将首先致力于建立三大研究的体系,一个是中医临床“病证”结合诊疗的体系,第二是中医证候的药理学研究体系,还有中医临床研究底层技术与方法学研究体系。“希望以此为基础能够创立现代中医临床研究新范式。”刘良说。

中西医话语沟通的关键

中医辨证论治关注证,西医分病开药关注病,病、证两种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一直以来就是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沟通的一大难点。中西医各有优势,临床需求让中西医必然走到一起,中西医结合有助于更好地防治疾病,如难治性高血压,常需联合多种降压药,加用中药后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减少西药种类及用量,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副作用,“病证结合”的新诊疗模式应运而生。

专家表示,迄今为止,中医辨证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临床上往往因为医生经验的不同辨证也有所差异,科研中也因遵循辨证标准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结果,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研究的发展,因而建立统一、客观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便成为目前中医药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

除此之外,在中西医的交流碰撞中,无论是在科研还是临床,都会面临如何评价效果的问题。2019年5月,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外感病、脏腑证等中医病证名称,成为国际疾病“通用语言”。眼下,把中医药“翻译”成更多人听得懂的精准“语言”这一时代使命更加迫切。

“我们对疗效的评价就得按照国际标准、高级别循证证据、大样本的规范性、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及随访跟踪研究等等,这些评价体系就要求我们定性、定量,要求中医改进评价方法,我们要在科学评价基本疗效的同时规范疗效评价的表述,为中医疗效提供评价基础,主动争取话语权,这是与国际接轨的基础。”在6月16日举办的岐黄科技创新论坛暨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研讨会上,国医大师王琦提出,要在评价标准中用更加客观、清晰的证据和数据说明中医药的诊疗过程和效果。

融合创新阐释证候原理

岐黄科技创新论坛暨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研讨会是该实验室成立后的首次学术活动,刘良在会上表示,实验室将致力于创立从数据到事实到规律的中医药原创理论科学研究新范式,形成中医诊疗新方案和新指南,构建中西医融合诊疗新策略。

“要打造中医药体系创新发展的新理论、底层技术和新方法。”刘良认为,当前中医病证结合临床研究有很多关键问题有待破解,比如病证结合规律是什么?证候因人、因地、因时质疑三因演变规律是什么?为什么在同一个疾病的不同人群、不同个体会出现不同的证候?“首先要构建病证结合研究新的范式,需要多学科结合,运用多学科的技术,以西医病为纲,中医的证为目,以此建立现代的证候诊断体系,现代方法和标准,与传统方法有机结合,这样就可以提升中医诊断客观化的水平。”

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第二个目标是要建立病症结合的诊断新方法。刘良院士团队首创了免疫球蛋白TiO2-PGC芯片检测新技术,由此建立了风湿病病证结合诊断新方法,解决了血清抗体阴性,风湿病难诊断及中医证候客观辨证困难的临床难题。“回到中医药,类风湿关节炎寒证、热证分开,会发现寒证与热证的蛋白质表达不同,比如寒证主要以代谢异常为主,热证以炎症紊乱为主,我们就可以设立它的模型。今后如果可以应用糖组学检测的技术,就可以跟西医一样检测。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现代技术的诊断的方法可以作为参考。”刘良说。

在中医临床研究底层支撑技术与方法体系研究上,许多科学家已经在探索。如解析中医人体表型与证候的多元化学质谱、多元生物组学、人工智能等融合创新技术,中医证候辨识功能信息采集与整合分析技术,中医循证医学及诊疗优势评价适宜技术与方法,中医证候生物模型制作技术,中医证候生物信息学技术。

而在开发中药新药创制底层支撑技术体系上,药物作用新靶标鉴定、原研药发现、成药性快速评价技术,大规模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大小分子嵌合模拟中药小分子药物设计技术,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糖/肽组等多组学深度分析技术,复杂化学成分多元化学质谱分析、微量活性成分鉴定技术,基于药效基因辨识的药材基因条形码鉴定技术,智能制造全程自动质量监控制药工程技术,也将为中药新药研发创制和理论创新中贡献新智慧。

“传承创新中医药原创理论精华,整合多元前沿技术开展融合创新研究,建立中医病证结合临床诊疗学和证候药理学新学科,打造一流水平的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开辟中医药科技创新新赛道、赢得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强大引擎,值得高度重视与应用。”刘良表示。

(责任编辑:董俊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