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沙龙围绕儿童抽动障碍的诊疗难点和中西医优势、中西医联合诊疗的期待及建议等相关内容展开热烈深入的研讨,形成以下基本共识:
专家观点摘记(按发言顺序) 吴华平 儿童青少年心理压力、家庭压力增大,电子产品的普及,导致抽动障碍患儿呈增多趋势;目前患病率被低估,源于误诊和多种症状未引起重视,急需开展科学严谨的科普宣教。抽动障碍的鉴别诊断,需合理使用辅助检查,及时发现一切可寻的病因。轻度一般进行行为干预治疗,但该治疗多适用于大年龄段儿童,且目前行业的综合行为干预治疗不足,许多省级三甲医院也没有开展,建议需要加强;因此在临床上往往可以先选用中医药来干预,但该病是长程治疗,费用的问题也需为患者考虑。针对难治性抽动障碍以及抽动障碍伴有共患病,中医药的参与可以提高疗效。抽动障碍患者及家长的依从性差,很少能够进行足疗程的治疗,中西医需携手建立、完善和推进慢病管理体系。未来中医药在儿童神经精神发育类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高建 崔霞 强调抽动障碍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治疗轻度病例的挑战性以及对反复和复发的患者的正确处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家长需要心理支持和教育,而医生在这方面的指导和规范性认识还有不足。崔霞教授提到的共患问题和量表的应用也引起了重视。介绍了中医针刺推拿和易筋经等方法在临床中的作用。此外,崔霞教授讨论了运动与抽动障碍的关系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潜力。强调心理因素对抽动障碍的影响,并对中医药在情绪调节、睡眠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了探讨。崔霞教授表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工作需要探索中医药的有效性和应用。希望加强科研,提高治疗水平,为抽动障碍患者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张喜莲 在马融教授的带领下,团队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对儿童中医药优势病种进行了筛选,共筛选出了22个病种适合进行中药研发,包括抽动障碍(TD)。强调了中药治疗冲动障碍的优势,指出中药在某些儿童身上的疗效明显,尤其对于西药效果不佳或易复发的情况,且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考虑患儿和家长的意愿,灵活调整中药和西药的应用。对于抽动障碍的复发问题,指出诱发因素如电子产品、教育和家庭等都需要注意。在家庭因素方面,呼吁加强家长的指导和教育。另外,也强调了共患病的治疗,指出中医在整体调节方面具有优势。 霍亮 指出抽动障碍在小儿神经内科门诊是一个常见病,且患者数量逐渐增多。该疾病与遗传、免疫和环境等因素有关,特别是在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儿童抽动障碍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低。然而,科普工作仍存在问题,过去很多患者因缺乏认知而延迟就医,科普工作亟需改进。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平台能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更好地向普通民众传达科普知识。诊断上,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可能存在困难,尤其是如PKD等运动诱发性障碍。误区上,一些患者对病因抱有疑问,但目前的机制尚不清楚,尽管部分患儿存在感统失调,相关量表应增加感统评估。共患病方面,抽动障碍与多动症和EP共患较多,ADHD患儿心理压力过大可能导致抽动症,托莫西汀在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疗效。长期管理方面,利用网络APP进行定期随访和复诊提醒是一种有效手段。同时,医院、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也非常重要,应加强学校的科普工作,降低儿童的心理负担。 张欣 强调抽动障碍的研究和治疗的重要性并指出抽动障碍的发病率正在增高,而且这种疾病已经比较为人所知。提出了开展预防性研究的必要性,尤其注重治未病的理念。建议提高家长和社会对于抽动障碍的认知度,为预防提供侧重点。还强调了对危险因素的研究,包括进行问卷调查和搜集相关文献。在诊断方面,指出抽动障碍没有明确的诊断指标,但可以从症状进行鉴别。在治疗方面,提到了中医外治疗法的优势,并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此外,她也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前景,并认为通过相关研究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和缩短疗程。 闻芳 1.用药考虑。治疗药物起始,抽动障碍患儿通常中度以上需要西药介入,对于轻度患儿,则需要考虑社会功能是否受到损害。部分患儿有躯体主观感觉,表面抽动症状不明显而自身感觉躯体不适,此时需要进行药物干预。此外,需要观察患儿学习、注意力、人际关系、心理等,如受影响,也需要药物的介入。2.心理行为干预。习惯性逆转性训练作为一线推荐的行为干预的方式,国内正在逐步尝试开展。国内儿童接受程度、某些特异性症状能否解决后续仍需讨论。3.难治性抽动障碍治疗瓶颈。现开发新药,开展手术治疗,针对3岁以上患儿严重、难治性抽动采用深部脑刺激(DBS),具有明显疗效,但长期疗效及后续危险因素仍需观察。4.共患病。除躯体共患外,在心理方面会合并强迫障碍、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及情绪问题、睡眠问题等,一般同时治疗。5.慢性管理体系。长期管理要注意家长宣教的重要性,药物治疗取得家长配合。6.中西医联合治疗的前景。西医对病程的把握与病情预测不够精确,在基础疾病等诱发因素情况下抽动反复及在抽动共患病治疗方面存在难点。联合中医药是否能缩短病程,减少复发,减轻共患病希望进行进一步研究。 周荣易 1.抽动障碍预防性研究,基层群众了解度不够,预防诊断应当关口前移,加强对家长科普宣传及基层医院医生的培训。2.误诊问题。如不典型的肝豆状核变性,仅表现为肝功能的轻度异常,特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哮喘等疾病不容易被门诊医生注意,造成误诊。3.中医优势:介入时间优势。中药早期干预优势明显;在发声性抽动方面,西药对于发声性抽动疗效欠佳,而中医从肝风角度、五脏角度辨证论治,疗效突出;中西医结合减少西药用量,缩短疾病病程,增加疗效等具有明显优势。4.临床研究前景。中西医联合的优势缺少高质量研究,疗效仅停留在临床观察,目前缺少基于广大数据的临床研究;短暂性抽动治疗与否;治疗方式上精神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的选择;抽动障碍诊断标志物研究;中医临床疗效全国性队列研究等需要进一步发掘。 欧婉杏 1.预防从医生开始。大多数抽动障碍患儿来自眼科、耳鼻喉科、呼吸科、消化科等,目前对不同科医生的宣教尚可,但对于家庭、社区、学校的科普尚不足。未来应考虑如何与教育部门联合进行预防。2.中西医结合治疗问题。对于年龄小,症状轻的患者建议使用中药,但在中西医结合过程中,中西医药物如何配合使用,西药药物剂量如何调节,有待进一步讨论。3.中医治疗的便利性如何提高。中医治疗如中药汤剂、推拿、耳针、针灸等要求儿童定期、相对高频地来医院门诊进行治疗。其便利性低于西药治疗,未来如何进行改善有待讨论。4.价格问题。慢性疾病长期治疗,未纳入医保药物成为家庭负担,未来需要进一步解决。 陈自佳 1.如何减少误诊。临床医生需要终身学习,抽动的诱发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临床儿科医生需要跟进学习抽动诱因及其他科室治疗方法。2.中药在轻中度抽动障碍的治疗方面,可以考虑使用外用穴位敷贴治疗,提高其便利性及患儿接受度,有待进一步研究。3.增加公共平台的专业科普,部分家长自行通过网络查询到的结果可能有误,公共、官方的科普应该推广。 周玉明 1.治疗疗效的评价,评价中应考虑抽动症本身病程发展的特点,抽动症病程转归欠缺相关经验和大量研究,应建立更大的数据库和随访研究。2.西药治疗一般以改善症状为主,中医治疗是否在“治本”方面有发展的希望。3.中医治疗多依靠专家个人经验,经验如何推广。4.合并症方面,西医治疗方法为对症增加药物,中医药从整体考虑,可减少病人服药负担。5.病因探讨。国内外抽动症、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患病率逐年增加,病因十分复杂,是否与心理压力增加、饮食习惯改变、就诊意识有待提高等问题有关,未来还应继续探讨。 赵静 1.抽动障碍的宣传需要前移,需从母亲的教育开始,在生小孩之前就应开展。2.儿童诊断周期过长,目前主要是排除性诊断,应开展标准化的诊断流程,SOP的方案,供基层医生使用,以便诊断后及时转往专病门诊。3.应用网络平台,进行实时沟通,对某例病例的中医治疗进行及时分享。4.西医用药单一,而中医治疗手段丰富,但中医循证医学证据应不断更新和总结,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研究应从国家层面进行开展,并分析讨论其机制。 曹鹏 1.未病先防,主要是在院前针对学校、家庭和社会进行推广和普及,预防单靠医院或者是医生去做推动障碍比较大。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社交软件等提高其渗透力,更易实现对抽动症的预防。2.从社会层面进行筛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针对筛查出的这一部分人群可以做一些配套的中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特邀专家点评 1.简要回顾了抽动障碍诊疗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刘教授带领行业专家共同编写的抽动障碍专著,目前第三版即将出版。2.国外强调运动治疗和放松训练,国内应当学习和应用。3.如何更好地将中西医结合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中医药是多种成分,在共患病方面的治疗可以通过辨证论治对中药进行加减,而西医针对不同的共患病需要添加不同的药物,此时中医药的不良反应更小,所以强调中西医要双向奔赴,守正创新,共同发展。4. 推出中西结合的专家共识对临床诊断治疗进一步指导,让更多的患者受益。抽动障碍管理和难治性抽动障碍治疗需规范化,不同患儿情况差异较大,个体化治疗的问题应当继续开展研究,例如不同病情治疗疗程是否需要变化,中西医结合时疗程是否需要变化。临床问题如何提炼,成为科学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如何体现中国特色,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 会议总结
本期召集专家简介 戎萍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卫健委儿童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委会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童肺炎协同创新共同体秘书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岐黄学者,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天津市“青年医学新锐”主持及主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3项,作为主要参与者获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作为执笔人/主要参与人制修订行业指南5项、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各2项。副主编/参编教材与专著9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