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具体实际,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坚实的实践基础。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有助于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基础。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医药学中的美感、美学特征和审美等无不体现着中华美学精神。本期刊发“中华美学精神与中医美学”相关文章,发掘中医药学医疗价值之外的美学特性,以飨读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首倡“中华美学精神”这一重大命题。那么,什么是中华美学精神?如何深入挖掘中华美学精神?中医学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她的许多思想、观念和方法与中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感受和体验中医,往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中医学之美,体现在中医的科学之美,体现在中医的哲学和艺术之美,中医学之美是科学与哲学、艺术之美的高度统一,因此深入挖掘中医学理论所体现出来的中华美学精神,对于深刻理解和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于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医学理论的简洁美
中华传统文化崇尚简洁、简约、朴素、自然之美。《论语》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即文采,“质”为实质,意思是文采与实质要相得益彰,和谐统一,体现了儒家讲究实用,以质朴为贵,以华丽为俗的审美主张。道家主张“天人合一”,“天”为自然,自然即大道,大道至简,自然的东西都是最简单的,人则应当顺应自然,见素抱朴,因为“朴素”才能“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返璞归真、追求简约是中华文化美学精神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这种以简为美的思想反映到中医学理论的构建中,就是将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用阴阳五行的观点进行精简分类,体现了中医学的简洁、简约之美。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阴阳是指一切事物相互关联、属性相反的两个方面,《黄帝内经》将阴阳看成是“万物之纲纪”,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及其现象无论多么复杂,都可以简单地划分为阴与阳的两个方面。如就自然界而言,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昼为阳,夜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等。就事物的性质而言,热为阳,寒为阴;明为阳,暗为阴;动为阳,静为阴等。就人体而言则表为阳,里为阴;背为阳,腹为阴;气为阳,精为阴;腑为阳,脏为阴;兴奋为阳,抑制为阴等。阴阳之间具有互根互用、相互吸引、相互制约、消长平衡、胜复转化等相互关系,阴阳普遍地存在于自然界各种事物及其现象之中,而阴阳的相互作用则是推动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五行是自然界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物质,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事物尽管纷繁复杂、种类万千,但都可以按照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来进行简单的归类,如“木曰曲直”,自然界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和舒畅性质与特点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归属于木,“火曰炎上”,自然界凡具有温热、光亮、躁动和升腾性质与特点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归属于火等,由此对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做出五行属性的分类,从而将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统一于五行之中。中医学将人体的各种功能现象也按照五行的特点作出五行属性的分类,并且将每一类功能现象看成是由一个与其五行属性相同的脏腑来主管,这便是肝、心、脾、肺、肾五脏,而五行(五脏)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生、克、制、化等)则是自然界(人体)作为一个整体保持协调、稳定、平衡而有序的根本原因。
中医学理论的对称美
对称美源于自然,源于中国人阴阳对称、阴阳平衡、阴阳相生的自然观,中国古人把和谐平衡的精神之美,转化到生活中的每一种具体形式,久而久之,演变成了一种对称美。中华传统文化的对称美,给人以庄重、大气、和谐之感,从古至今,中国人都一直追求着造物里的对称美,人们将对称元素融入建筑、书法、绘画、诗文、楹联、器物、饰品、家居之中,表现出中国人所特有的审美观。如中式宫殿,运用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不仅让宫殿变得高大华丽,也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中式园林,从亭台楼阁,到轩榭廊舫,对称美让园林变成一幅画,让人置身画境,流连忘返;中式饰品,如女子的耳环、手镯、发簪等都会配成一对,喻指幸福美满的爱情;中式器物,大多成双成对地呈现,或以图案的左右对称为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祝福等。
中医的阴阳学说理论最能体现中医学理论的对称之美。阴阳学说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理论,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阴阳是事物相互关联、属性相对的两个方面,阴阳学说理论将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用阴阳来进行划分,如上与下、左与右、表与里、腑与脏、气与精、动与静等,一阴一阳,两两相对,体现了中医学理论的这种对称之美。对称美反映在中医学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上,就是认为健康是人体阴阳二气力量的对称和平衡,而疾病则是人体阴阳二气力量的不对称和不平衡,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在疾病的治疗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左病治右,右病治左”“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等,都是阴阳理论指导下的对称美的体现。
对称美还反映在中医经络理论的构建中。十二经脉理论有一个逐步发展与形成的过程,最早关于人体经脉的记载见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之中,共有11条经脉,其中上肢脉5条,下肢脉6条,各经脉之间互不续接,左右亦不对称。十二经脉理论是古人在“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下产生和形成的,如《灵枢·邪客》中说:“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灵枢·经水》中说:“经脉十二,外合于十二经水……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那么,十二经脉在人体是如何走行和分布的呢?中医学在阴阳学说理论的指导下,认为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其中阴经行于四肢内侧,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阳经行于四肢外侧,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从而呈现出优美的对称性。
中医学理论的意象美
中国古代哲学是探求天人之“道”的哲学,如何对“道”进行认识和把握?中国古代哲学认为,“象”是“道”的外在显现,通过“象”来认识“道”是探求“道”的规律的重要途径,这种通过“象”来认识“道”的思维就是象思维。象思维也叫取象思维,取象思维就是取有寓意的事物的形象来进行的思维,这种有寓意的事物的形象就是意象。因为意象具有直观、形象、感性的特点,因而意象也就成为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审美表现形式,并广泛地存在于中国人的文学和艺术之中。《诗经》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取一种水鸟的形象来寓意美好的爱情。中医学是探求天人之“道”的医学,故中医的思维方式亦多为取象思维,中医的取象思维包含“立象尽意”“以象测藏”和“取象比类”三重不同的含意。
“立象尽意”语出《周易》,原文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意思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道”是深奥莫测的,人们用语言描述是难尽其意的,于是圣人就用描摹其形象(“立象”)的办法表达它的含意(功能、作用和规律)。中医藏象学说就是运用“立象尽意”的方法建立起来的,在中医“藏象”构建的过程中,人们正是通过赋予人体的精气、脏腑和经络等以一定的形象,用来说明其功能、作用及活动规律的。如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精气就像“雾露”一样弥漫于人的全身,从而形象地说明了人体精气“熏肤、充身、泽毛”的生理功能;人体的经络就像“河流”一样在人体内流淌,从而形象地说明了经络的“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
“象”是事物表现出来的现象,“藏”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所谓的“以象测藏”,就是通过事物表现出来的现象来推测与把握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中医学是探求天人之“道”的医学,其正是通过人体的现象来认识人体生命运动的规律的。中医的精气、脏腑和经络等最早就是古人从“以象测藏”的方法中推测而来。如中医精气学说认为,宇宙天地之所以充满生机与活力,是因为宇宙天地间存在着一种充满活力的精气物质,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中医学认为,人体之所以具有生机与活力,也是因为人体内具有精气物质的缘故,这样古人就用“以象测藏”的方法建立起中医的精气理论。
取象思维的第三重含意是“取象比类”。取象比类之所以成为中医学认识事物及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方法,是因为中医学认为天道、地道、人道是相互贯通的,天地万物相同或相似现象的背后蕴含着相同或相似的“道”理。取象比类的方法在中医学中有大量的运用,如中医学以“木”象肝,用来说明肝具有主疏泄的生理功能;以“火”象心,用来说明心具有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又将心比作“君主之官”,肺比作“相傅之官”,脾比作“仓廩之官”,肝比作“将军之官”,肾比作“作强之官”等,形象地道出了各脏腑在人体生理功能中的作用和地位。取象思维犹如一座桥梁,一头连着科学的“真”,一头连着艺术的“美”,引导着人们从艺术的“美”中去发现科学的“真”。
中医学理论的和谐美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有和谐、和睦、和合的意思,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和谐、和睦相处,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认同的最高价值观念,这种观念反映到中华传统美学观上就是和谐美,认为和谐是一种有序和平衡,和谐才促进事物的发展,《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子百家都有这种以和为美的思想,如《论语》中说:“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道家从人与万物的关系出发,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认为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才是美的最高境界,而法家则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认为美就是个体和社会目标的和谐统一。
中医学是探求天人之“道”医学,“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的运动规律就是阴阳的运动规律,而阴阳观念的核心思想就是“和”。中医学认为,当阴阳二气处于一种交合缠绵的“和”的状态时才能化生万物,即《周易》中所说的“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因为“和”才能实现阴阳关系的转化,才能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正是由于阴阳二气的和谐运动,才产生了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热)六气的消长与转化,出现了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更迭,发生着生、长、化、收、藏的物候变化;正是由于人体阴阳二气的和谐运动,才能推动生命物质的运动和变化,人体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从《黄帝内经》描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一幅天地氤氲、阴阳和谐、万物化醇的美好画卷。
在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上,中医学主要是从人体与环境的关系是否和谐的角度来理解的。中医学认为,正常情况下人体与环境是一个协调、和谐与统一的整体,人体与环境的关系协调、和谐了,人体脏腑气血的运行才能和谐而有序,人体的阴阳二气也因此而保持着阴阳平衡,此即为中医学所说的人体的健康态。但是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如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人体与环境之间这种协调、和谐的关系被打破,人体脏腑和气血及人体的阴阳二气就会出现失和与紊乱,因而导致人体的疾病。既然疾病是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失和,因此中医学对疾病的治疗就重在调和,“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因而和之,是谓圣度”,通过调和,使人体失调了的阴阳关系和紊乱了的气血重新归于和谐与有序,人体也就恢复了健康。
在养生方面,中医学认为,人生活在环境中,人体的健康就是人体与环境的和谐与统一,因此养生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顺应自然,遵从自然规律而不与自然规律相违和,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所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才能够达到“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此即为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道”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为此《黄帝内经》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如“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黄帝内经》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