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传承中医精华 实现创新进步
——甘肃省全力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
甘肃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人文始祖伏羲、医祖岐伯、针灸鼻祖皇甫谧的故里,《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等中医药奠基之作都与甘肃有着不解之缘。
甘肃享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称,现有中药资源3626种,人工种植(养殖)220余种,规模化种植(养殖)110余种,道地药材30余种,特有的“五朵金花”——当归、黄芪、党参、大黄、甘草在全国的占有量和品质名列前茅。
……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资源,让甘肃有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十足底气。近年来,甘肃省锚定“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一总体目标,以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为抓手,将中医药产业作为绿色发展崛起的十大生态产业之一,深入实施中医药产业链链长制。经过不懈努力,全省中医药产业推进机制不断健全、产业规模稳步增长、重点工作有序推进、科技创新强劲发力、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凸显、招商引资工作有序开展,推动了中医药强省建设的稳步实施。
完善体制机制 健全服务体系
甘肃中医药资源丰富,文化积淀厚重,发展优势十分明显。如何将“优势”转化为“成果”,成为全省上下共同求索的目标。
欲成大事者,必先谋定而后动。我省相继出台一系列利好甘肃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文件——
2020年5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我省中医药事业驶入高质量传承创新发展的新轨道;
2021年3月,省人大颁布实施《甘肃省中医药条例》,标志着我省中医药全面发展进入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
2023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聚焦中医药强省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明确了8项工程的25项工作任务,全面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刘伯荣介绍,2020年,我省首次召开了全省中医药大会,对中医药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形成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协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在省里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的基础上,我们还联合发改、教育、药监、医保等多个部门,不断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力度,合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目前,甘肃中医药服务体系已形成“龙头带动、整体联动”的发展新格局,无论身处城市还是农村,越来越多群众的就医需求得到满足。据统计,全省共有中医类医院169个,基本实现省、市、县中医类医疗机构全覆盖,40家中医类医院牵头组建了医疗联合体,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下沉。同时,100%的综合医院和70%以上的妇幼保健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甘肃中医药文化深厚,基层群众对中医药服务有着强烈需求。对此,陇南市武都区桔柑镇竹园山村村医朱进义感触很深:“基层群众对中医药十分喜爱,大伙来看病,常选择针灸、拔罐、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解除病痛,即使去医院,也大多首选中医疗法。”
为更好满足基层群众对中医药广泛需求,我省连续多年投入专项经费开展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集中设置中医科室,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综合服务区。目前,全省建成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1580个,实现了所有乡镇、社区全覆盖。
如今,甘肃中医药发展日臻完善,政策措施更加健全,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相对成熟的政策体系,有力推动了中医药在新时代的传承创新发展。
发挥独特优势 保障人民健康
近年来,甘肃省卫生健康系统聚焦主责主业、做到守土尽责,注重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预防作用、在医疗救治中的独特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调理作用,让中医药成为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力量。
“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更好满足群众就近享有高水平中医药服务,是我省中医药人的共同使命。”刘伯荣介绍。全省围绕做优做强各类中医特色突出的专科专病,通过加强中医药治未病中心、区域中医(专科)医疗中心、中医康复中心以及特色优势中医药专科“三中心一专科”建设,进一步优化区域均衡布局,推动优质中医资源扩容提质。
通过细致调研,我省已遴选出15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医疗中心、4个中医康复中心、2个中医治未病中心和75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进行建设。大批区域中医服务体系发挥出“排头兵”作用,不仅扩大优质中医资源辐射覆盖范围,缩小区域、城乡差距,更推动普通急危重症、疑难病症和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在区域内得到解决。
2022年,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印发了《甘肃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省基层中医药发展的六项重点任务。
“《行动计划》既体现我们的工作目标和思路,更为我省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刘伯荣说,目前,全省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适宜技术实现全普及。此外,通过实施中医药康复能力提升工程,全省90%的三级中医类医院和87.7%的二级中医类医院设置了康复科,能够为群众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
在抗击新冠疫情阻击战中,甘肃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中医药全程参与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值得一提的是,由我省中医药专家团队研制的“甘肃方剂”一次次成为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力量。
甘肃省中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雷作汉,是我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他清楚地记得,武汉市多家方舱医院内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在接受西医治疗的同时,也接受了中医疗法,且效果明显。
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球,甘肃中医药“战疫”经验不仅助力国内多个省份抗击疫情,更先后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捐赠大量“甘肃方剂”,助力全球抗疫,传播陇上中医药美名。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甘肃又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思想和辨证论治优势,深度介入新冠病毒感染的预防、救治、康复全过程,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疫情防控新阶段中的特色优势。
打响“陇药”品牌 助力产业发展
“千年药乡无闲草,漫山遍野皆灵药。”初夏时节,位于定西市陇西县首阳镇董家堡村谭家庄社的中国药都陇西药圃园内,桔梗、藿香、薄荷等各类中药材长势喜人。
作为甘肃中医药产业发展核心区,多年来,定西市全力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发展,凝聚企地力量,整合优势资源,将禀赋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此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放眼全省,亦是如此。各地以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甘草、柴胡、板蓝根、枸杞、黄芩、款冬花等十大陇药为重点,推进绿色标准化基地建设,并在陇西、岷县、渭源、宕昌、文县5个县建设省级示范基地,推动中药材种植走上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道路。
“药材好,药才好。”有别于西药的流水线生产,中草药最讲究“道地”二字。为此,我省十分注重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加强道地中药材良繁体系建设,全力推动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省林草局与甘肃中医药大学共同研究提出了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药用植物名录,制定了各类药用植物保护工作方案。全省各地保护区对重点药用植物进行采集,建立了就地保护小区和重点药用野生植物资源数据库。同时,以十大道地中药材品种为重点,开展新品种系统选育、引种筛选、野生资源栽培和驯化研究,并制定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存等质量和技术检验标准。
“我们紧盯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从源头上强化中药材质量管理,不断擦亮‘陇药’金字招牌。”刘伯荣说。全省建立了省级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有效发挥科技对现代中药材产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同时,在省内各大道地药材生产基地推广科学种植方式,并把道地中药材生产质量追溯监管信息化纳入我省药品智慧监管体系,将中药企业纳入全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以此确保中药材产品质量和品质。
2018年,我省制定出台了《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在中央和省级补贴品种的基础上,按照“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市县开办“一县一(多)品”特色中药材品种,构建了一套完善的风险保障体系,让中药材产业更好地惠及农户,为乡村振兴增添致富力量。
眼下,全省各地大批中药材现代化种植基地拔地而起,广大种植户信心倍增,中药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22年底,我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约490万亩,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100万亩,带动标准化种植面积270万亩以上,年产量147万吨。全省现有国家中药材GAP种植基地10个,获得中药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3个,党参、甘草入选国家“三无一全”优质药材品种。
培养中医人才 锻造岐黄铁军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我省不断加大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力度,落实各类中医药人才政策措施,鼓励用人单位通过各种途径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鼓励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中医药专家来我省建立工作室。
同时,在全国率先开展省市县乡村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和“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在全省范围内遴选有丰富临床经验或技术专长的中医药专家为指导老师,为每位指导老师遴选有一定中医药专业理论和实践基础的继承人,通过跟师学习,培养中医临床骨干和中药技术人才。
一系列育才、爱才、惜才的配套措施,让陇上岐黄之道薪火相传,杏林妙手、名医大家不断涌现。目前,我省已获评“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6名、“岐黄学者”2名、“青年岐黄学者”3名。累计评选“甘肃省名中医”199名、“甘肃省基层名中医”335名。
全省上下已形成共识:唯有锻造岐黄铁军才能事业兴。
刘伯荣介绍,我省实施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并在组织实施国家系列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的基础上,结合省内中医医院实际,开展了中医专科人才培训项目,遴选中医管理、急诊急救、疫病防治、麻醉、中药、中医护理等专业骨干和优秀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和远程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中医药特色技术培训。
“我们突出实用型人才培养,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中医类医学生培养工作。”刘伯荣说,全省已累计招收农村订单定向中医本科专业医学生1300余人,中医专科专业医学生300人,目前已有350名农村订单定向毕业生服务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充实了基层中医药服务力量。
张克农是会宁县人民医院皮肤科住院医师。2019年,经过严格考核后,他进入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为一名全科规范化培训医师。
“三年的‘规培’经历,让我收获很多。我们轮岗至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所有科室,跟班进行学习,对巩固理论知识和提升实践能力都有很大帮助。”张克农回忆说,“‘规培’老师教学十分严格,要求我们反复背诵中医经典及名家名方,注重提高大家的辨证论治水平,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当下,大批和张克农一样的基层医师,通过规范化培训的全面系统学习,逐步成长为市、县、乡(镇)的中医业务骨干。
据了解,我省建成的甘肃省中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天水市中医医院、庆阳市中医医院4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已累计招收中医住院医师1700余人,有700余人完成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结业。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武威市中医医院、庆阳市中医医院等3家中医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累计招收中医助理全科医生200余名。
全省中医药人才根基逐步夯实,正不断为甘肃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凝聚新动能。
促进传承创新 推动成果转化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把中医药文化传承好,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是我们应当肩负的责任。
守正方可固本,创新决定未来。这些年,我省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方面狠下功夫,先后培育建设了甘肃省珍稀中药资源评价与保护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道地中药现代化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中药新药剂型研究工程实验室、甘肃省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工程实验室等28个省级创新平台,争取创建了藏药外用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为全省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营造‘崇尚研究、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加大科研项目经费投入,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全省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刘伯荣介绍,围绕中医诊疗技术、中药材种植、中药材加工、药理分析、产业发展等方面,我省组织实施240余个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并向科研院所和企业在中医药领域征集了一批技术攻关类和成果转化类项目。目前,已有多个项目获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立项支持。
2021年10月,“敦煌医学与丝路文化交流学术论坛”在敦煌举办。此次论坛是将西北出土的医药文献置于丝路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以专题的形式呈现,涉及敦煌、额济纳旗和武威等地出土的医简研究,敦煌与丝路医学文献整理、研究与实践,丝路医学与对外关系交流以及疫病史的研究与思考。为期5天的论坛,吸引国内百余位中医药学方面专家齐聚莫高窟。大家一致认为,此次论坛是敦煌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论文集中展现了目前敦煌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敦煌医学走出馆藏、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事实上,自2013年起,我们就依托我省中医药资源优势,推动全省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和中医药产业‘走出去’步伐,为共建‘一带一路’作出积极贡献。”刘伯荣说。
我省先后在乌克兰、法国、新西兰、匈牙利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立了16家岐黄中医学院或中医中心,有效增强了甘肃中医药文化的对外影响力。以多个合作基地为载体,深化与日本、伊朗、巴基斯坦的科技交流合作,研制出甘肃主要中药材专用微生物菌剂。同时,连续举办三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着力打造新政策新标准新技术新产品发布及中医药经贸洽谈合作、文化互鉴交流的国际平台,不断扩大陇药在国内外的品牌影响力。
与此同时,我省还充分发挥医疗保障制度优势,促进全省中医药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和甘肃中医药强省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行百里者半九十,凝心聚力再出发。2023年5月30日,甘肃省中医药产业重点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再次吹响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冲锋号。全省上下将以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