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与传承文化 > 学陶文化

我建议要创造一种文化细胞

     每一家,每一店铺,每一工厂,每一机关,每一集团组成一个文化细胞。这种细胞里的分子有两种: 一是识字的; 一是不识字的。我们叫每一个细胞里的识字分子教导不识字分子,说得正确些,我们要叫识字分子取得现代知识精神连文字一同教给不识字的分子,这样一来,每个文化细胞里的分子都能继续不断地长进。任何文化细胞里倘若识字分子过剩,可以分几个出去帮助缺少识字分子的细胞。这种文化细胞在山海工学团范围以内叫做工学队,为工学团最下层之组织单位。俞塘称它为生活教育团,安徽省会称它为普及教育团。有人建议称它为自学团,或共学团。名字不同,无关重要,但他们有一点相同,便是感到专靠学校来普及教育在中国是很勉强,不易做到,即使做到了,也是一种短命教育,没有久远的长进。所以要在学校之外创出一种较为自然之组织来救济,不但要谋教育之普及并要谋所普及之教育得以继长增高。他们用得着学校的地方不妨先开一个学校;铺中、家中连一个识字的人也没有的地方,不妨叫每家每铺先派一人每天来校学半小时或一小时,再依即知即传之原则,把各个文化细胞成立起来。